研究成果

科研进展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研究成果» 科研进展

兰州兽医研究所在口蹄疫病毒样颗粒作为靶向载体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16-12-21

  兰州兽医研究所在口蹄疫病毒样颗粒作为靶向载体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病毒样颗粒作为纳米级生物载体,由于其形态结构与完整病毒粒子相似,并具有体表面积大、承载量高,生物相容性好、无副作用、表面功能基团易于修饰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但与人/动物不易感的植物病毒VLPs相比,动物病毒的VLPs因其识别受体在人及动物细胞上超量表达,无需植物病毒VLPs额外连接特异受体靶标分子(如叶酸)的修饰,简化了实验步骤、避免了外源物质的副作用,充分发挥了VLPs的自然属性,因此,动物病毒VLPs作为靶向载体具有非常独特的优势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近日,我所兽用纳米材料与应用培育团队在前期病毒样颗粒(VLPs)作为量子点及磁性纳米颗粒载体的研究基础上(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 23392;PLoS One,2015,10(9):e0138883),再次尝试将VLPs作为抗癌药物的靶向载体,成功实现了肿瘤的体内外抑制。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nomedicine: Nanotechnology, Biology, and Medicine》发表,硕士研究生闫丹为论文的第一作者,郭慧琛研究员为论文的通讯作者。

  该团队长期致力于动物病毒的VLPs组装、优化及多学科交叉应用的研究,此项工作是在前期确定的口蹄疫病毒巨胞饮内吞机制及特异受体的研究基础上(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 19294),结合团队完善的原核表达系统VLPs组装技术平台(Vet Res,2013,44(1), 48),利用口蹄疫病毒受体识别特性及癌细胞表面存在过量整合素受体的特点,采用化学方法将抗癌药物阿霉素偶联于VLPs,经体外癌细胞及荷瘤小鼠体内实验证实,VLPs-阿霉素复合物能够特异地识别癌细胞,并显著抑制小鼠肿瘤的生长,有效改善阿霉素对正常组织造成的病理损伤程度。该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口蹄疫VLPs具有靶向载体的潜力,拓宽了动物病毒VLPs作为新型换代疫苗之外的生物学应用领域。

  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31672592)、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2014DFA31890)、国家科技支撑项目 (2013BAD12B00)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英才计划”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www.nanomedjournal.com/article/S1549-9634(16)30224-6/fulltext

  

  兽医纳米材料与应用培育团队供稿

  201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