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FAO/IAEA控制口蹄疫研究合作项目第二次会议在罗马召开

发布时间:2013-04-15

  2013年4月8-12日, FAO/IAEA控制口蹄疫合作研究第二次会议在世界粮农组织(FAO)罗马总部召开。会议由项目主持人Gerrit Viljoen(FAO/IAEA的动物健康与产品安全主任)主持召开。参加会议的主要是参加项目成员国代表,来自亚、非、南美等,包括中国、缅甸、巴基斯坦、也门、阿根廷、南非、埃塞俄比亚、赞比亚、刚果等。会议还邀请欧盟(EU-FMD)的Aldo Dekker 、Keith Sumption 和Vincent Martin,以及中国工科委代表李刚教授。我所郑海学博士应邀参加了会议。

  来自FAO首席兽医官员Juan Lubroth出席并作出重要讲话,介绍了口蹄疫全球控制的重要性,FAO/IAEA联合部门在在全球口蹄疫控制协助下成立的,其中RCP是该部门的执行项目。RCP项目就是通过促进各国对口蹄疫病毒的诊断、疫苗以及疫情监测等研究,提供一个交流和合作的平台,促进口蹄疫全球控制进程。

  按照会议日程安排,项目分三阶段进行:(1)介绍各国口蹄疫现状、诊断和疫苗研究进展;(2)口蹄疫防控培训;(3)项目来年计划安排汇报。

  4月8-9号,项目成员国逐个介绍各国口蹄疫流行现状、诊断技术能力、疫苗研制进展,然后回答与会人员的咨询和疑问。

  4月10-11号,Aldo Dekker报告了欧洲口蹄疫流行现状,以及欧盟口蹄疫各历史时期在PCP-FMD中的位置和技术参数。Keith Sumption介绍了欧盟口蹄疫控制采取的措施和行动计划,并介绍了PCP-FMD的5个阶段的内涵和技术要求。Vincent Martin介绍了口蹄疫风险评估的风险点和风险路径建立和应用。

  4月12号,各项目成员国逐个介绍来年的项目计划,并介绍项目组的咨询和答疑。

  郑海学代表中国口蹄疫参考实验室详细介绍了中国口蹄疫流行现状、2012-2020年我国口蹄疫防控规划及目标、OIE和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的诊断能力以及口蹄疫疫苗研究现状,尤其介绍了高效疫苗毒株的筛选、新型疫苗的研制以及反向疫苗的研究进展。与参会人员进行了详细的答疑和讲解,得到了项目主持人和与会人员的积极评价。

  通过参加该项目和会议,了解到了参会国口蹄疫流行历史、现状以及研究进展,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在建立口蹄疫诊断方法和疫苗研制阶段,但也有进展较好的国家,尤其阿根廷做了大量的r值与保护率的实验、南非进行了反向遗传疫苗研究,都取得较好的进展,也是值得我国借鉴和交流学习。

  会议背景和目标

  疫苗是目前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控制口蹄疫的最经济有效的技术手段,免疫效力和抗原匹配是决定疫苗田间效力的重要因素。攻毒实验就作为口蹄疫疫苗的检测标准,但成本高和操作复杂困难的特点众所周知。从1980年以来,体外效检方法一直在许多国家建立,但一直没有一个国际使用的标准。因此,该研究合作项目(Research Coordination project , RCP)将致力提供国际接受的、不用动物实验检测口蹄疫疫苗在牛体内的效力,鉴定抗体与保护率的关系。

  在发展中国家,疫苗是其实施口蹄疫逐步控制路径(progressive control patway of FMD, PCP-FMD)的重要手段。疫苗的效力和交叉保护性也是保证疫苗对流行毒株有效力的技术指标。抗原广谱性和交叉保护性也是RCP的另一个重要目标。通过该项目,进一步建立国际合作的口蹄疫疫苗研究,为推进新型有效安全的疫苗提供可能。

  

  图1  FAO首席兽医官员Juan Lubroth(右二)会议开幕式讲话。右一为Gerrit Viljoen

  

  图2 项目成员部分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