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喜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牵头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发布时间:2024-06-25

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为2023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口蹄疫与新发病流行病学团队首席郑海学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猪用重组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的创制与应用”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口蹄疫是危害猪、牛、羊等家畜最为严重的世界性烈性传染病,长期在非洲、中东和东南亚地区流行,形成了“国际流行长廊”,我国与其相邻,2010 年以来,先后有O/Mya-98、O/PanAsia、A/Sea-97、O/CATHAY和O/Ind-2001毒株传入,突破原有疫苗“免疫防线”,造成O型、A型2种血清型5个毒株叠加流行的空前复杂局面。而我国既没有猪用A型疫苗,也没有能够同时预防O型和A型的猪用疫苗,致使我国养猪业处于高危状态。该成果面向国际前沿科学问题,矢志源头创新,十年磨一剑,成功创制国际首例猪用重组口蹄疫二价疫苗,突破了口蹄疫疫苗种毒制备的关键新技术,获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成为我国口蹄疫防控的主导产品,为解决我国口蹄疫防控问题发挥了关键性技术支撑:一是源头理论研究揭示发病机制。成果揭示了田间口蹄疫病毒从牛适应到猪宿主嗜性变异的分子基础,并阐明病毒致病与免疫调控相关机制,理论指导疫苗设计,发明了猪用高效疫苗种毒,从源头上解决了疫苗种毒制备的核心技术难题,对我国口蹄疫从“疫情频发”到“A型免疫无疫、O型有效控制”防疫形势的根本扭转发挥了关键性技术支撑作用,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巨大;二是技术创新发明优化疫苗产业化工艺瓶颈。发明了高产能疫苗种毒生产用细胞株和高效培养基,创新了口蹄疫疫苗制造技术体系,首创口蹄疫疫苗大规模智能化制造工厂,提高了疫苗生产效能和质量,提升了我国动物疫苗工业化制造水平;三是重应用创制新产品。发明了国际首例猪用重组口蹄疫二价灭活疫苗,获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产业化应用全国,填补了猪用A型疫苗的空白,解决了同时预防5个流行毒的国家防控问题。研发的疫苗应用全国,累计销售46.43亿元,利税21.10亿元,间接经济效益1442.74亿元。成果先后被评选为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标志性成果,甘肃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

本成果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和申联生物医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四家单位共同完成。